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信息 > 正文

作家孙颙携新书《风眼》做客先锋书店

时间:2019-12-14

本报记者 邢虹摄

讯(记者 邢虹)10月12日晚,作家、出版人孙颙携新书《风眼》做客先锋书店举办分享会。小说《风眼》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讲述了上海一家大型出版社的一套经济常识丛书,遭上级领导严厉批评而产生风波的故事,呈现出时代转型时的众声喧哗,勾画出知识分子的气节与精神。小说不仅拓展了出版界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广度,呈现出丰满而庞杂的编辑内心、精彩纷呈的出版业生态,以令人惊骇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知识分子精神深处的图景。

一个出版人讲述的出版业故事

在做出版人之前,孙颙就开始小说创作,“我是1977年靠进大学。进大学不久我写了一本长篇小说,叫《冬》,当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就像中了头彩一样,在母校华师大出了名。”毕业后也正因为这部小说的缘分,孙颙进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做了小说编辑。“三年之后,上海文艺社的老社长丁景唐离休,需要有人接班。当时,搞了一次民主推荐,全社二三百人参与投票,结果非常意外,我这个普通编辑得票最多。不久,大约一两个月之后,在我还缺乏思想准备的当口,被任命为这家老牌大社的领导。此后的感觉,就像骑上了飞奔的骏马,身不由己,想下来也难了。”

“这个行业很难写。这个行业就是埋头看稿子编稿子,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很难写小说,写出来人家都不看的。”孙颙说,小说名字最早不叫《风眼》,而是叫《出版社》,“后来编辑跟我讲这个名字卖不掉的,要找一个稍微吸引人的名字,最后好不容易想出《风眼》,为什么?我们看看编书有的时候很苦的,是在风口浪尖上的。”

“人物是杜撰的,赖以杜撰的基因是真实的”

《风眼》中,因一套书出版所起的轩然大波,让一批知识分子在狂风暴雨中面临抉择、经受考验,而真正的探索和坚守,才是暴风中的“风眼”,平静却扣人心弦之所在。孙颙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出版历程,有着对出版业风云变幻的体验与洞悉,以甘苦自知的体贴文字,心思细密地描摹了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出版人的心境与生态。

孙颙说,小说中的人物是杜撰的,赖以杜撰的基因是真实的。“具体的东西可能是虚构的,整个的当时社会演进的环境是真实的,当时的人的心态是真实的,确实是从那样的比较保守的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当中的一步,真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比较难想象的。”

为避免对号入座及猜测“真事隐”之类的无聊,孙颙在后记中特意写道:“本小说所写的人物和故事,与我的老娘家上海文艺出版社无关,也与上海其他我所熟悉的出版社无关。人物是杜撰的,赖以杜撰的基因是真实的。如此无中生有,算小说家的基本功夫吧。”

“老老实实写我的现实主义”

在分享会上,作家、文学评论家黄梵表示,《风眼》这部小说从文学角度来讲,采用了结构现实主义方法来写故事,“里面大概写了有八九个人,从韦书记、唐社长、刘副总、秦副总、郭副总、王副社长、小李、刘露,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穿插在里面,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万花筒的世界,人性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复杂的碰撞。”

这种故事套故事的方式,让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得到了丰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学结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起《风眼》这个名字,很贴切。”黄梵评价说,孙颙用很平静的语言去讲故事,甚至很平静的心理去描述。但它可能引起的反应是很重大的。就好像台风外围很剧烈,中心却很平静。

孙颙的写作采用特别传统的手法和方式,“老实写我的现实主义”。他说,按照自己在写作道路上的经历,觉得采用什么手法写作,对作家来说并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刚刚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他其实就有好几种写法。关键是什么手法对目前的这个题材,目前作家的激情更加吻合,那么就用什么。我曾经有一个想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是一个作家比较好的作品——当这个作家本人的修养,他的经历、他的文字爱好与他所选择的题材可以很好吻合的时候,会写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