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无锡信息 > 正文

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系列报道|原创文化精品如何迈上高峰?

时间:2019-05-12

  “注意节奏”“走位要精准”“脸上表情控制好”……这段时间,无锡市歌舞剧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舞剧《天山之魂》正在紧张地排练中。85岁的中国当代著名舞蹈编导艺术家门文元,看着自己的“收山之作”在青年导演汤成龙和一众年轻舞蹈演员的努力下一点点成型,心中很是欣慰,他直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展示了无锡文艺界的创作热情和艺术实力。”

  和门老一样心系年轻人的还有锡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小王彬彬。退休后,他主动把帮助后辈“出人出戏”这条“担子”挑在肩上。他认为,无锡文艺事业发展总体还处于缺质量、缺“高原”、更缺“高峰”的状况。只有人才辈出,打造精品力作才有充足底气,构筑文化高峰才有坚实根基。

  健全政策关怀,架“成长之梯”

  最近,无锡市文化馆“85后”戏剧编剧周宇凭借大型昆曲剧本《豫子刺襄》,获得2018年江苏省戏剧文学剧本评选一等奖。这是无锡首次获得省剧本创作最高奖。本地文艺界无不为她开心,她却谦虚地感谢起“优秀剧本孵化计划”的培养。“优秀剧本孵化计划”于2017年启动,是我市戏剧艺术创作的源头工程。两年来,通过征集剧本、组织专家辅导培训、评选优秀作品等环节,形成市级创作人才库和优秀剧本库,周宇便是从中挖掘出的“金子”。

  要让文艺人才的创作无后顾之忧,健全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的政策措施是一剂“良药”。无锡广新影视动画技术有限公司去年收获了一笔约15万元的原创文化产品创作奖励。该公司生产的6集迷你剧《心结》和二孩题材动画片《成长不烦恼》分别亮相央视,得到了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支持。

  “剧本资助、演出补贴、以奖代补……各类文艺创作扶持政策还可以更加灵活。”市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刘仲宝说。凤凰画材董事长陈卫宏也提出,无锡的人才政策集中于科技领域,“有利于文化人才发展的方式还是太单一。”据悉,我市正研究制定对接“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的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在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提供有力政策支持,更好地为文化人才铺建成长之“梯”。

  彰显无锡元素,促“百花竞放”

  白墙青瓦的民居、静谧的小桥、市井风情的茶楼,画卷般呈现出音乐家阿炳在黑暗中向往光明的一生,民族歌剧《二泉》成为江苏唯一一部入选“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剧目;以红豆人赴西港特区创业的背景,生动描绘出一场曲折委婉的跨国之恋,“一带一路”主题舞剧《南国红豆》在柬埔寨和泰国上演时,当地观众眼含热泪;以锡剧为锡商立传,讴歌百年锡商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精神,观众从《锡商》中深刻感受到了镌刻在无锡人骨子里的工商基因和工匠精神; 作为首部讲述徐悲鸿人生经历的舞台艺术作品,评弹《徐悲鸿》弹唱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本土名人……

  不难发现,这些能引起观众共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佳作,无一不是深入挖掘无锡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经济社会等本土元素后“开花结果”的。“要做对得起时代的精品。”江大设计学院院长张凌浩表达对本土文艺创作的期待,希望更多能够代表无锡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

  当前的读屏时代,网络文学日益受到各界重视。目前,无锡活跃的网络写手有两百多人,每年发表作品上千部,他们组建工作室,出书,出售影视、游戏版权,形成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前不久,无锡网络作家无罪(王辉)的《剑王朝》入选“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该作品从原著小说衍生出网剧、动画、游戏,成为超级IP。“当前,网络文艺创作蓬勃,要加强正面引导,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等创作健康发展,为无锡文艺事业发展助力添彩。”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士表示。

  为“尖子”铺路,为传人“搭台”

  “书码头”后继乏人,鲜见年轻本土面孔,如何“复活”无锡评弹一度成为锡城曲艺界人士揪心的事。随着无锡市评弹团2019年新年会书在人民大会堂开讲,情况似有好转。

  一个文化艺术门类的发展,关键看“名家”、看“大师”。和评弹面临的发展之困一样,无锡不少文化艺术门类缺少领军人物,陷入了既缺“能人”又缺“传人”的尴尬境地。

  “要选拔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育,发挥文化名家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小王彬彬掷地有声。一个月前,在他和梅派传人黄静慧的倾心指导下,3名“90后”小花旦屈晔哲、黄云茜、李梦恒在无锡市大剧院闪亮登场。

  无锡泥人、留青竹刻、锡绣、剪纸……这些从岁月深处走来的非遗,如今有了越来越多“00后”接班人。梁溪区“小工匠”征集评选活动曾在中山路红豆万花城刮起一阵旋风。选手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仅7岁,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一系列充满情趣又精美的作品。业内人士表示,凝聚创作文艺精品的强大主体,激发创作活力,无锡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投入,更加求贤若渴的艺术视角,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为锡城百姓创造更多更有“营养”的文化食粮。(记者 陈菁菁 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