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无锡信息 > 正文

高新技术企业数目标三年翻番 江阴制造志在自主可控

时间:2019-12-14

  “对标全球顶尖,江阴高企不仅要跟跑,还要领跑。”13日据江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江阴有132家企业主持制订了45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主持起草了14项国际标准。“创新之火”在这里燃得更旺,江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2017年初的112家增加至63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56家增加到364家,预计今年将突破500家,江阴“千家高企”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减少一个体就意味着减少一份风险,传统药用包材有9个体,华兰可以做到5个体,届时将打破日本垄断。”在药用覆膜胶塞一举打破国外垄断的11年后,江苏华兰再次传来好消息,现在中国出口到北美发达地区的药用覆膜胶塞大多是华兰产品,韩国制药业60%用的是华兰胶塞。一个接一个颠覆性产品不断冒出,折射的是企业加快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和决心。“和全球同类产品‘排队’,华兰要站的是‘第一排’!”董事长华国平的这句话正是江阴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共识。

  在国家“自主可控”的技术突破版图中,江阴高企已有一席之地。复兴号高铁、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神舟号飞船……这些“中国制造”都印着“江阴印记”。“江阴150多家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每一家都有角逐全球市场的关键技术。”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离不开企业在细分领域几十年的精耕细作。专注非标复杂刀具制造,塞特精密20多年间一直在做“一件事”——不断替代进口刀具的市场份额,其研发的AAA级高精度硬质合金小模数齿轮滚刀已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水平。

  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创新是关键。“只有关键核心技术,才是风浪中的‘定海神针’,否则产业再大也是‘无根之木’。”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江阴正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目标到2022年形成“千家高企”。

  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前提。作为县级市的江阴在招引人才上,没有一二线城市的魅力,引才成本也高出不少,但从未在筑巢引凤上“慢半拍”,营商“软环境”成了“抢人法宝”。“你们孵化三年,我们就陪你们三年。”贝瑞森的顾铭至今还记得,当她带着贻贝粘蛋白项目回国,兜兜转转半年还没找到中意的园区时,江阴方面一句话就让她作出了决定。之后,贝瑞森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家将贻贝粘蛋白正式用于医疗领域的企业。不让资金成为企业创新的又一道槛,在海外人才、项目引进到国内遇到困难时,江阴转换思维把3000万元政府风投投入贝瑞森子公司中瑞创新中心,在海外建立起生物医药孵化器,直接聘用当地高端人才,同时把海外成功孵化的高附加值医药项目引进江阴产业化,实现了人才、项目、技术的国内外双向互动。(记者 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