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信息 > 正文

非洲观察丨携手非洲摆脱贫困 是中非发展的主旋律

时间:2020-08-07
  非洲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如今,非洲地区几十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他们希望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给非洲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以实现其减贫目标。本期非洲观察,总台记者采访非洲问题研究专家贺文萍,聚焦中国如何帮助非洲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中国致力于推动非洲的减贫进程

  贺文萍表示,携手非洲国家摆脱贫困,一直是中非关系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一方面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同时还高度重视与非洲各国开展减贫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长期以来,非洲农民还是沿袭刀耕火种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产生方式。因此推动非洲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非洲的粮食安全以及到2025年实现“零饥饿”目标的当务之急。

  机械化助力莫桑比克农业增产

  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土壤肥沃,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农田管理水平低下,当地农业抗灾能力差,农产品产量低,粮食无法自给。

  近年来,中国与莫桑比克进行的农业合作正在改变当地的农业发展面貌,并大幅提高其农业机械化生产率。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以北210公里处的万宝农业项目就是一个典型。多年来中国公司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解决莫桑比克粮食安全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得益于中国公司在技术、机械服务上的支持,莫桑比克农民粮食单产从原来培训前的每公顷2到2.5吨增产到6到7.5吨。

  日前,中国在非洲最大水稻合作种植项目——莫桑比克万宝农业园2019—2020年水稻种植季喜获丰收。万宝莫桑农业园2019-2020种植季共播种水稻37261亩。自3月15日收割工作开始,至6月13日水稻收储工作全面完成。受疫情、旱情影响,有效收割面积约3.59万亩,收获水稻约1.54万吨。带资经营管理的3年间,中铁二十局以合作种植的方式带动农户生产,指导培训莫桑比克当地1500户家庭种植水稻,直接和间接受益人数超万人。为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企业将中国先进的水稻重视技术和资源引入本地,采用水稻旱直播、水直播、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等多种模式,使得每公顷产量提高到了7吨,充分解决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2019年全年累计向当地供应大米1.35万吨,并为当地提供了超过1000人的就业岗位。

  莫桑比克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伊吉诺·马鲁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莫桑比克希望全面学习中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实现减贫。

  乌干达:规模化种植水稻 保障当地粮食安全

  东非的乌干达海拔高、水量充沛,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当地的粮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乌干达民众的粮食需求。华人钟双全带领团队在乌干达开垦荒地、规模化栽植水稻,为保障乌干达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当地人亲切的称呼他为“水稻先生”。

  中国专家带动当地人种植水稻,将荒地打造成万亩良田,打造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钟双全介绍说,园区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了“全年播种、全年收割、全年销售”的农业流水线生产模式。

  创造就业、培训年轻人生产技能 是推动非洲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贺文萍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全世界最年轻的人口结构,创造就业、培训年轻人生产技能,既是非洲政治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一带一路”推动非洲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项行动”中的“实施能力建设行动”,就是要推动非洲人口红利的深度挖掘和利用。随着大量“一带一路”项目在非洲的落地,非洲人力资源的培训、特别是技工队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中国决定要在非洲设立10个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鲁班工坊”以及5万个来华研修培训名额。另外,“一带一路”建设还通过产业促进行动和中非产能合作,在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创造就业岗位。(总台记者 马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