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徐州新闻 > 正文

黄河故道中泓实现全线贯通获“徐州市创新奖”

时间:2017-07-21

顺着黄河故道沿线,一路前行,一路美景。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如今两岸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黄河故道正成为一条黄金水道,引领着两岸人民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2015年年末,经过水利部门三年努力建设,黄河故道中泓实现全线贯通,断流了160年的废旧黄河河道,恢复了生机。

跨越百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必将载入徐州的发展史册。“沉淤160年之久的黄河故道全线贯通”也荣获“徐州市创新奖”政府系统二等奖。    

一座城与一条河百年情缘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徐州与黄河,有着数百年的情缘。历史上,黄河故道两岸广大区域也曾是仓廪殷实之地。然而由于南宋后黄河多次改道,造成沿线地区水系紊乱、土壤沙化,黄河留给徐州的,多是苦难的记忆。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山东利津入海,此后,在豫鲁皖苏境内遗留下一条长达730多公里的“地上悬河”,这就是如今的黄河故道。

徐州境内黄河故道全长258公里,包括故黄河和大沙河。自1885年以来,160多年黄河故道中泓没有得到全面治理,阻塞严重,存在因水源不足,调蓄能力差、灌排设施配套不足、水环境亟待治理等问题。沿线涉及150余万群众,集中了2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全市1/3的经济薄弱村和1/4的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条曾哺育了两岸儿女的母亲河,成为绵延百里的“贫困带”。    

2012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的号角。2013年,《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获省政府批复实施,要求通过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七大工程建设,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自此,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全面拉开帷幕。  
  2012年,我市抢先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机遇,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程,这项事关沿线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在群众的期待中迅速推进。

 “沉睡”百年如今活力再现    

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黄河故道全线贯通,完成中泓治理182公里,开挖土方约6500万方,累计完成投资约20.88亿元,争取了省级以上投资14.1亿元,同时拉动地方配套资金7亿元。    

我市坚持水利、交通、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土地综合整治“七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中泓贯通、道路畅通、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城乡用地统筹等“九项工程”。市水务局凝聚共识,先行一步,明确了“先通中泓,后再配套”的工作思路,以及“三年三步走”的实施计划(20122015年),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夯实水利基础支撑。重点实施中泓贯通工程,通过拓宽、疏浚河道,加快沟通黄河故道与微山湖、骆马湖、徐洪河、徐沙河等周边水系的沟通互连,加强沿线中小水库治理和河湖湿地建设,全面恢复黄河故道行水功能,提高蓄水保水能力。    

黄河故道中泓贯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1亿方新增水源,改变了农田靠天吃饭面貌,改变了沿线从前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促进了沿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在徐州市、县两级的全面推进之下,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故黄河中泓治理共完成投资18亿元,境内黄河故道中泓实现全线贯通,并且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沿线4个省辖市中率先完成的。一条曾经断流、破败、淤塞的河道,被打通“经脉”,活力再现。    

黄河故道中泓拓挖后,大大改善了故道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旱能灌,涝能排,给正在腾飞的故道沿线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中泓贯通工程实施的同时,生态建设工程等也相继配套实施。丰县、铜山、睢宁等地先后建成故黄河二坝湿地公园、红杉树农业生态园、双沟镇千亩石榴园、古邳镇千亩银杏园、房湾生态湿地、黄河东西闸湿地等,故道沿线景观质量大幅度提升。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黄河故道生态环境廊道,正在提速建设。未来,一幅人水和谐的千里画卷,将沿黄河故道全线铺开。 (文/魏宁 编辑/王童)

消息来源:今日徐州

作者:xz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