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徐州信息 > 正文

一马当先, “百年煤城”勇跨“增长陷阱”

时间:2017-10-12

经济学界有个“资源诅咒”理论,以此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无论是中东产油国的由盛而衰,还是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转型困境,概莫例外。

淮海经济区尤其如此。上天赋予这片土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创造了一时的经济繁荣。当资源耗尽时,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增长陷阱”凸显。

“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不但要转型,更要示范。带着‘穷兄弟’们一起打破‘资源诅咒’,跨越‘增长陷阱’,实现‘凤凰涅槃’,把淮海经济区打造成四省边界的全新增长极。”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耀说,2016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达5808亿元,在淮海经济区遥遥领先,是毫无争议的经济“龙头”。必须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丢掉“小推车”, 不用旧武器打今天的仗

徐州身上有两个“标签”,全省唯一: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

去年10月20日,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拥有58年光荣开采史的旗山煤矿正式关停。至此,徐州市区再无煤矿,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终结,更昭示新一轮产业转型的大时代到来。

“淮海战役中,支前‘小推车’居功至伟,一战定江山;解放后,挖煤‘小推车’川流不息,造就数十年繁荣;现如今,‘跑道’换了,任务变了,不能再用旧武器打今天的仗。”说起转型,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的思路清晰: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即区域性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结构、新的发展动能、新的竞争优势,实现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行稳致远。

丢掉传统产业的“小推车”,组建创新驱动的“火箭军”,徐州人“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去年以来,《徐州市优化生产力布局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实施方案》接踵出炉,徐州要在淮海大地“换个姿势领跑”,要在创新转型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只有两年,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同比大增160%,成为中国环保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徐州市泉山区信息谷创新中心,是中关村在全国布点的第三家,落地两年引来企业186家……一条条喜讯,见证徐州经济的“涅槃”。如今,徐州构建起“6+6”先进制造业体系,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其中徐工集团跻身世界同行业前10强,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

徐工集团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契机,在外施工项目逐渐落地,销售实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徐工产品出口17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在主营收入中占比在25%左右,品牌主机出口总额一直居国内行业第一,在巴西、德国、奥地利、印度、美国拥有制造基地,在德国、巴西、美国拥有研发中心,将支撑起徐工实现全球化开拓的新目标。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萍 摄


华为来了、微软来了、软通动力来了……一批IT企业进驻,让徐州更加“智慧”。环保装备、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让徐州的“经济家底”更加厚实,“产业面孔”更加多元。

“徐州的产业发展已经摆脱了对煤炭工业的主导路径依赖,走向产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升了在淮海经济区的地位和城市首位度,率先进入到引领区域发展的4.0时代。”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吴先满如是评价。

拥抱“两座山”, 用绿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没想到徐州这么漂亮!”5月6日,徐州召开淮海经济区专家咨询会。考察调研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位专家最感兴趣的并非工业项目,而是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美景。

徐州市贾汪区有着130余年的煤炭开采史,最多时有250余座煤矿,是徐州煤炭工业的发源地。当地也因此留下13万亩采煤塌陷地,耕地损毁、房屋开裂、生态破坏,“黑、脏、乱”触目惊心。近几年,当地巧打“生态旅游”牌,把采煤塌陷地改造成国家4A级风景区,先后治理采煤塌陷地6万余亩,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资源”,从“挖煤贾汪”升级“旅游真旺”。

贾汪的蝶变是徐州转型的缩影。近年来,徐州先后对18万亩采煤塌陷地、3.4万亩工矿废弃地、43处采石宕口实施生态修复,建成九里湖、潘安湖、珠山宕口遗址公园等示范工程,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丽称号”,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的双赢。

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杨金卫说,在徐州考察调研期间,他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较,淮海经济区的特点优势在哪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在哪里?实现后发先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写在贾汪区塌陷地改造展示馆里的一堵墙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淮海经济区有9个资源性城市、6个老工业基地,各地普遍产业结构层级偏低,生态欠账较多。我们一定要抓好历史性机遇,从战略高度整体规划好区域煤炭资源塌陷地的转型,变地下为地上,变灰色为绿色,为全国同类型地区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示范。”杨金卫说,拥抱“两座山”,未来的淮海城市群不但是一座座经济新城,更是一个庞大的低碳、智慧、宜居的现代城市群。

徐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钱钢认为,淮海经济区的根本任务当然是发展经济,但一定要破除“唯GDP”论,绝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徐州作为区域经济中心,更要率先闯出一条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新路。

组建“集团军”, 跨省协同共建经济圈

打赢淮海战役,靠的是大兵团作战。踏入新一轮区域协同发展的“战场”,单枪匹马蛮干不行,还得靠“集团军”协同。

从相对成熟的长三角城市群来看,上海市是“龙头”,南京是物流、信息的中心,杭州定位为制造业中心,宁波则定位外贸口岸,基本形成了特色、错位、梯度性的“三足鼎立”格局,发挥了协同效应。

反观淮海经济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城市群内部分工不合理,难以形成互补性。例如,徐州、枣庄和淮北都是各省的煤化工基地,同质性加剧了引资大战,形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近年来,虽然区内各市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不过,一旦涉及经济层面,直接关系项目、产业、税收等现实利益分配问题,成为最大难点。

自发性的跨省产业协作早已尝试。早在2013年,徐州市泉山区就与相邻的安徽萧县共建产业园,主打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合作。两地还约定,徐州的退城企业可以在萧县的各类产业园区落户,有效缓解徐州城区工业用地紧缺的问题。但此类合作存在两个“先天不足”,一是能级层次低,所谓合作就是落后产业的梯度转移;二是缺乏协同,地方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要素流动、科学布局。

“不论是城市群还是经济圈,跨行政区间进行资源配置、协同发展才是根本。”在专家咨询会上,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直指痛点:上升国家战略,高位协调,尽快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

在徐州市经信委副主任周晓东看来,淮海经济区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跨省的紧密型“经济圈”。产业要分工协同,要么互补,要么形成产业链。有舍才有得,不能什么都抓在手里,要从区域的整体去考量、去布局。敢于让利,互惠共赢。这是中心城市的气度与胸襟,更是区域中心的智慧与担当。

未来,淮海经济区的“经济面孔”是什么模样?面向“一带一路”,发挥徐州工程机械之都的支撑作用,重点延伸机械产业链,带动枣庄、淮北等地制造业发展;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徐州、济宁等地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连云港和日照实现“双港”联动,共推港口贸易,打开开放型经济的出海口,让淮海经济区由陆地走向海洋……

1.2亿淮海人盼望着这一天——20座城市可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环境共育、品牌共推、机制共建、社会共享,区域同发展,百姓同富裕!

今天的淮海大地,天时、地利、人和,必将释放厚积薄发的强大力量!

本报记者 秦继东 刘 刚 王世停 王 岩 李 刚

本报通讯员 李晓雷 陆金玉 曹 斌

作者: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