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信息 > 正文

宣传高原生态和环境保护 南林教授把家改造成了“科普馆”

时间:2020-01-22

讯 (通讯员  王维  李政  记者  谈洁)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家属区的一户人家格外热闹,迎来了一拨拨师生探访。这家木质的窗子格外显眼别致,房间内陈设简约,可墙壁上挂满了关于山川、森林、草地、荒漠等一系列珍贵的科普资料图片,一位年近九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长者总是细致地跟来访师生讲解交流。这位长者就是著名作家黄宗英报告文学《小木屋》里的主人公、高原生态学家徐凤翔教授。这是她打造的第三个“小木屋”。

60多年前,徐凤翔教授因我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诗话的感召,报考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前身),1955年毕业后留校执教。1978年—1980年援藏教学后,1985年,年近半百的徐老师正式调藏工作,担任西藏农牧学院森林生态学、高原生态学教授,在藏东南山林绿野创建了第一座“小木屋”——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她连续18年考察了西藏20个重点林区,为我国高原生态研究搜集了第一手宝贵资料。1995年徐凤翔从西藏退休,下了高原但她“退而不休”,在北京灵山创建了第二座“小木屋”——北京灵山西藏博物园,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流动式课堂,先后交流和接待了两万余观众,一时传为佳话。

今年5月,徐凤翔回到母校南林,历时3个多月的时间,她将自己在校内的住宅打造成了一座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科普的“展览馆”,其间陈列着她几十年来在西藏采集的珍贵文图资料。徐凤翔笑言这座“小木屋”是“送给母校小师弟小师妹们的礼物”。在这里,徐凤翔教授勉励学子们要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意志品质,关注高原生态和环境保护,让“生态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